今年7月,最强台风“杜苏芮”不仅给沿海地区居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无法撤离海岸线的“大风车”来说,也是一场严峻考验。不过,对海上风电项目来说,以超强台风为代表的极端天气只是重大威胁之一。
除此之外,海上风电项目还面临哪些风险?笔者为您解答、支招。
风险案例
2023年1月24日,一艘最大载货量为27900吨的船舶行驶至意大利中东部的亚得里亚海沿岸时,船上一个重达375吨的柱状甲板货物坠海。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原因之一是船舶超载,除了坠海的货物,船上另外还载有5根重达145吨的柱状货物以及相关配件。另有消息显示,船只上的货物绑扎系统也已失效,因此货物无法被牢牢固定在船上,最终导致掉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事故中的船舶是一艘干散货船舶,并不是专门用于运输特殊重大件货物的船舶。
风险分析
由于海上风电项目的装备通常都是“大块头”,比如高达80米的导管架,超过4000吨的海上升压站模块,这些装备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也比较大,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类:
(1) 船舶选择不当
目前,承担海上风电大件装备运输的船舶种类较多,有专业的半潜船,也有杂货船、近海甲板驳和上述案例中的散货船等通用非专业型船舶。在选择船舶时,需综合考量运输航线上的风、浪、流及船舶本身的稳定性。选择合适的船舶是大件运输安全有效的基本保证。
(2) 绑扎不到位
由于装备巨大,如果绑扎不到位,很容易发生事故。世界范围内每年由于绑扎不当造成的事故多达几十起。在实际操作中,决定绑扎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绑扎件本身的设计、质量及计算强度,现场施工作业质量以及甲板强度等。
(3) 装卸货风险
设备装卸阶段的危险系数非常高,由于涉及吊装、滚装、半潜浮托等各种自身风险较高的流程,货物装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之增大。
风险管理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中怡保险经纪建议——
(1)审慎考量运输船舶的稳性要求,根据装载货物具体信息尽可能精确计算装载稳性,为后续绑扎设计及具体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2)在安装和拆卸绑扎件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设计方案执行,绑扎件安装完成后须进行相关检验。
(3)特别关注甲板结构的强度问题。通过各类工具,计算最危险情况下的甲板强度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
风险案例
2021年7月21日,某海上风电项目H12、H7两个海上升压站的开关跳闸,造成H12海上升压站海缆B相损坏,H7海上升压站全停,所有风电机组受影响停运。本次事故直接抢修费用合计1898.1万元,导致80台风电机组停运107天,损失电量约2亿kWh。事后调查显示,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海域内施工船舶集中避风时,在船舶抛锚定位过程中,船锚破坏了埋在海底的海缆保护层,导致海缆受损。
风险分析
在海上风电项目中,海缆受损的风险始终较大,而海缆本身价值较高,500kV的海缆每公里的价格可高达1200万元,一旦受损,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果是运营期的主路由海缆遭到破坏,还会造成巨大的发电量损失,具体来看,与海缆相关的风险主要有:
(1) 船只抛锚
按照海上风电项目的常规施工工序,往往在施工前期就会完成海缆铺设。海缆铺设完毕后,当其他施工船舶、来往船只甚至小渔船在场内停泊时,抛出的船锚都有可能影响海缆安全。
(2) 铺设不当
由于海缆施工船舶大多为改装船,在铺设时如果未采用专业挖沟机,铺设的海缆很可能不够深。这样一方面过往船只抛锚时很容易损伤海缆,另一方面,铺设本身就会造成海缆悬空和拉伸力异常。
风险管理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中怡保险经纪建议——
(1)在施工阶段,尽可能实时更新已施工电缆的位置坐标,划定警戒范围,并及时发布给所有场内船舶。
(2)尽快将风电场周界和主电缆路由提交海事部门,争取尽早更新到电子海图中。在运营阶段也可采用电子围栏、AIS人工监控、公共频道广播警示等手段提示过往船只。
(3)针对可能出现的损坏情况,和电缆厂家事先签订应急采购协议,保证修复工期,尽量减少发电中断造成的损失。
(4)施工阶段应选用合适的船舶和专业挖沟机、埋缆器等设备,保证海缆埋深,并通过辅助设备降低海缆内部受力。
风险案例
2022年4月,世界上著名的半潜式浮吊船Saipem7000在挪威峡湾附近的一次起吊中发生事故,事故后船体严重倾斜,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虽然事后船体很快回正,但被吊装的货物因此倾覆了。现场初步分析显示,当时主吊机的钢丝绳断裂导致被吊物落水,船体瞬时受力不均,从而造成倾斜。
风险分析
海上风电项目中许多设备的搭建和安装都离不开吊装作业,比如升压站安装,风机塔筒安装和叶片安装等。海上环境瞬息多变,而一般被吊装的部件或是尺寸较大或是重量较大,因此吊装作业的风险极大——
(1)吊装工艺复杂
不同于常规吊装,海上风电项目的吊装作业还会涉及一些复杂工艺,例如导管架翻身,钢管桩翻桩等,有时还可能需要借助一些特殊工装来辅助吊装。在原本就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下,额外增加的辅助工装会进一步提高风险系数。
(2)缺乏安全制度
和其他行业相比,海上风电行业对于重大件吊装作业没有强制的作业前试吊要求,对吊索具的证书要求也并不严苛,缺乏相应安全制度,日常工作只能靠船东方自行监督。
风险管理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中怡保险经纪建议——
(1)重大件吊装前,必须通过计算软件对货物本身结构进行强度校核。
(2)吊索具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例如检查钩头的滑油情况,钢丝绳绞盘的结构完整情况,检查并记录各类液压油、润滑油液位,检查气缸的气密性情况。
(3)在正式起吊前应通过专业气象机构,定制掌握未来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天气预报,实时掌握环境变化信息。
风险案例
2020年4月,在德国北海的一处海上风电场,一艘风电运维船舶与风机发生碰撞,造成3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严重。撞击使得该船出现一个约半米长的裂缝,并导致船体进水。所幸船员及时使用船上的应急排水设备进行排水,阻止了船只继续下沉。
风险分析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场正加快开发,海上风电场的离岸距离也日趋增长,这给运维船舶带来了更大的考验,也增加了潜在风险,具体包括——
(1)缺乏专业运维船舶
目前国内风电项目逐渐向深远海发展,现场水温、天气、环境等日趋复杂,对船舶可靠性及适航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运维船舶为非专业船舶,无法适应项目需求。
(2)缺少应急预案
目前我国许多风电项目现场仍缺少相关应急预案,发生碰撞险情之后,无法进行快速有效反应。
(3)人员安全风险
运维人员上下运维平台时的风险极高,风速、风向、流向、浪向等多因素不仅容易造成碰撞事故,也会对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风险管理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中怡保险经纪建议——
(1)建议风电运维船舶从设计角度采用双体结构,增加船舶的耐波性,并配备侧推或全回转推进器,增加船舶操纵性。
(2)建议运维船舶配备专业登临设备,例如六自由度波浪补偿舷梯。该设备能减少船舶和风机塔筒过渡段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
(3)结合船舶设计规格书和海事部门要求,事先设定允许出海及人员登临运维的安全气象条件,定制专业高精度气象数据服务。
风险案例
2022年10月1日,盐城某风电设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福建莆田某海上风电场三期进行叶片检查作业时,牵引吊篮的风绳突然断开,导致吊篮撞击塔筒,一名员工头部被撞击后伤重死亡,另有一名员工受轻微伤,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5万元。
风险分析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员安全在海上风电项目中至关重要。由于我国海上风电安全体系大多借鉴了陆地风电施工和海洋工程相关安全措施,安全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目前海上风电项目中的人员风险有——
(1)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不足
海上风电项目从施工到运维都涉及大量高危作业,例如登高、吊装和高低压带电作业等。如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不足,极易在作业时发生危险。
(2)设备保护不足
保护海上风电人员安全,离不开各种设备,比如高空作业时的相关吊索具等。另外,载人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验检查,以防因设备不合格造成人身危险。施工时,必须有辅助人员控制缆风绳,从而确保载具运动可控。
(3)误判天气节点
海洋区域天气变幻莫测,尤其是我国广东沿海地区,夏季大气能量聚集,局部地区的天气变化之快,常规天气预报无法保证准确性。现场人员一旦误判相关节点,非常容易造成人员受伤。
风险管理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中怡保险经纪建议——
(1)加强对各类装备的日常检查。施工及运维作业涉及的安全帽和减震式安全绳都有相应的有效期,通过日常检查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2)采用技术手段,通过无人机和红外激光设备等降低人员风险并提高运维效率,切实降低人员作业风险。
(3)施工及运维作业前进行安全交底,制定安全检查表,并依照检查表完成施工前检查和安全事项梳理。
(4)鼓励运维人员持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相关运维人员在取得基本的“四小证”和登高证等特种作业证书的基础上,也鼓励学习并取得IRATA证书和GWO证书。
来源:中粮资本
下一篇: 中国漂浮式风电关键技术与挑战